高校招生有啥新变革(解码·高考高着)
时间:2018-04-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吞武里教育 点击:次 |
在刚刚过去这个周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举行校园开放日,为即将到来的新一届招生预热。在开放日期间举行的招生咨询会上,各学校均介绍了在招生和育人中的新举措:聚焦国家战略需要、通识教育、大类招生以及给以学生生长丰裕的本性自由成了高校招生和育人中的共性特征。
新设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2017年不少高校新增了专业标的目的,而这些新标的目的,都是聚焦国家需要。
好比,清华大学新增了两个本科专业,建筑类新增风光园林专业和土木类新增交通工程专业。此中,风光园林专业横跨理、工、农、文等范围,主要培养具有优秀的综合本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条理风光园林设计与规划、扶植与打点人才。交通工程专业结合我都城会化进程的需求,处事于国家交通工程重大战略需求,旨在培养具备多学科思维、全球化视野、超强相同能力的交通范围高端复合型人才,力求将清华大学交通工程学科的成长提升到新的高度。
安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处事国家战略需求,清华大学还新增了两个本科培养项目。一个是人文社会类的社会科学学院新增了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专业标的目的,另一个是世界文学与文化尝试班(“世文班”)正式纳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打算”。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介绍: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本科项目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特色,一是塑造学生人类命运配合体的使命感,在培养中要求学生了解世界历史,国际社会、国际组织的来龙去脉、运作机制等;二是提升学生的跨文化协作和带领能力,去国际组织事情时面对差别肤色、差别语言的事情伙伴,不单没有陌生感,还要具有超卓的构和力、带领力;三是夯实多样化的范围和配景常识,在国际组织事情仅语言过关还不够,更要掌握相应范围的配景常识和过硬的才干。
中国人民大学本年将增设“世界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及“劳动经济学”3个本科专业。“世界史专业力图存眷古当代界款式的演变和成长趋势,将世界史的学习与自身的成长和民族的振兴结合起来,旨在培养拥有扎实的世界史常识、很强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优秀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综合型专业人才,以满足国家社会成长之需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既掌握统计分析、计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专业常识,又熟悉应用范围的数据科学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国家对数据科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劳动经济学专业旨在培养既有良好的通识教育,又有顶级的经济学根本训练和前沿的劳动经济学熏陶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公室卖力人介绍。
“大学存在的主要价值就是为了未来,培养下一代传承文明,促进人类进步。”为此,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高松介绍,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碰到的问题更多的是一些庞大的、综合的、全球性的和经常变革的。这些问题每每不是一个单一学科或者一小我私家能够独立解决的,未来给大学的人才培养带来机遇,技工证书哪里能办理,也带来挑战,大学须应时而变。
强化根本——重视通识与专业核心能力
熟悉高档教育的人都知道,这些年,各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都在进行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调解。在本年的校园开放日上,通识教育、加强根本、促进交叉,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词。
据介绍,北大正在进行一次大的教学方案的修订,突出特色是凝练了专业核心课程,即这个专业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根本的常识和能力的构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最底层为大众根本课,之上是学科根本课,即大类平台课,再之上为专业核心课。在此之上,还开设有专业标的目的模块以及交叉学科的模块,再往上是荣誉课程。基于这样一个框架,学生进入学校后,如果有非常明确的专业标的目的,就可以一路向上。但是如果有些同学进入北大之后还有一些另外兴趣和喜好,那么他可以选择专业的模块或是交叉学科的模块,也可以通过学习两个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拿到一个主修专业学位和一个辅修专业学位。
“这就意味着,根本必修的部分占到学分的50%—60%,其余的40%—50%是自主构建。之所以做这样的设计,是在强化了根本课程之外,鼓舞鼓励学生按照本身的兴趣、喜好和未来成长构想来选择本身的学习模块和学习内容。”北大招办相关卖力人介绍。
同样是本着这样的思路,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一轮的大类培养更始中,也越发重视学科交叉能力的培养和通识与专业并重的综合本质培养,通过培养方案的修订,实现从专业教育向通识与专业并重的本性化培养改变。“在一二年级进行通识教育,实行宽口径、大平台的专业设置与培养。颠末一年的培养,将丰裕尊重学生小我私家志愿,按照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选择专业学院继续学习,二年级结束时在专业学院内选择心仪的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马进喜介绍。
──吞武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