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手记 | 朱永新:掌声为两位藏族委员响起
时间:2017-03-1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吞武里教育 点击:次 |

作者近照 摄影 冯刚
2017年两会手记之十三(3月11日),晴,星期六
作者,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尝试倡议人
早晨5点起床。整理颁布"两会进行时"等多条微博。写手记。
翻阅福建教育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新书《造就美国人--民主与我们的学校》和《常识匮乏:缩小美国儿童令人震惊的教育差距》。这两本书都属于由新教育研究院新阅读研究所组织翻译的"新阅读译丛.赫希核心常识系列",赫希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教育家,他在美国倡议了一场以"核心常识"为主题的教育更始运动,唤起了美国公众对付学生根基技能尤其是读写能力的重视,以及对美国学校的内在不公平现象的存眷。长达5年的翻译出版周期,终于见到了成就。
上午9点参与小组讨论。每年小组讨论有一次是围绕委员存眷的社会热点问题展开,民进的政协委员是教育文化新闻出版界别为主,所以我们选择了"职业教育与脱贫攻坚"作为话题。
张帆副主席主持上午的讨论。参与我们讨论的部委同志有人社部职业能力扶植司司长张立新、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司长海波、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王继平、教育部成长规划司副司长刘昌亚,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驻会副主任田杰也专程前来参与会议。
我就"用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通报"问题做了发言。我在发言中提出,十三五期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对付贫困家庭子女来说,受到好教育,全家有但愿。对付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一人事情好,一家即脱贫。好的职业教育是离他们获得回报最快速、短期脱贫最可行的要领。
然而,从全国范畴看,当前职业教育资源的供应和农村脱贫的需求之间严重不匹配。一方面,优质的职教资源、就业机会、新兴财富主要集中在发家地区和多半会,但由于人口控制、户籍制度和相应的招生限制政策,无法面向贫困地区招生,导致京津沪等地区的职业学校办学规模骤减,与外地院校合作办学处于停滞状态。如北京某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在校生从5000多人减少到3000人。另一方面,贫困人口和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在欠发家地区和农村,这些处所的职业学校根本单薄,规模较小,课程内容古老、实训设备老化,一些学校教的是早已被市场裁减多年的职业技术,专业吸引力差,招生困难,未能阐扬职业教育在促进劳动力转移或当场就业的感化。
为此,我提出了加大发家地区对欠发家地区的职业教育撑持力度,实施职业教育脱贫工程,全面提升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学制灵活、内容多样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鼓舞鼓励企业办职业教育,在全社会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职位地方和积极报酬等建议。
接着,王康、黄震、杨建德、陈贵云、卢天锡、潘碧灵、罗黎辉、胡卫等委员先后发言。王康提出,职业教育撑持脱贫攻坚也需要在精准上下工夫。他认为,目前职业教育还对照粗放,存在洪流漫灌的现象,没有对脱贫攻坚中职业教育的受教育东西进行细分。此刻真正支撑农村扶植的是中老年。跟着农村劳动力空心化,我们此刻重视对孩子和青少年的培养,但恰恰忽略了对中老年人的培养。
作为大学校长,黄震委员仍然存眷高校青年常识分子的问题。他提出,应该高度重视高校博士生的生活状态。固然目前博士生报酬已从每月1000元涨到1800元,但和国外对比我们的博士生报酬非常低,和城镇职工根本收入程度的差距还很大。博士生是科研生力军,是国家最高条理的人才,关系科技兴国大业。建议就博士生报酬问题形生长效联动的保障机制,和国家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收入联动。他对高校间人才无序流动的问题也提出了攻讦,但愿教育部能够针对高校处处抢人才的现状,立一些端方,倡导教师的契约精神。同时可以采纳"转会费"制度,对学校用5年、10年甚至更永劫间培养人才的支付有一个赔偿机制。
卢天锡委员就职业教育中存在的是非腿现象做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普高是长腿,中职是短腿;公办是长腿,民办是短腿;高职是长腿,中职是短腿。他指出,国家"处所教育附加用度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政策很难落实到位,民办中职教育也没有列入范畴。国家规定通过当局采办处事来解决处所教育资源不敷问题,根基没有落实。建议应该加大对付民办中职教育的撑持力度。
──吞武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