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京籍孩子幼升小审查让怙恃“心力交瘁”
时间:2018-04-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吞武里教育 点击:次 |
从2007年开始,我先后以记者和研究人员的身份,存眷和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其间走访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各级种种官员、办学人员、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及家长等差别身份的人士。10年以后的今天,在北京这座我学习、事情、生活了18年的都市,我也成了流动人口子女家长中的一员。在与各类差别身份配景的人交流过后,尽管知道标的目的在哪里,但我觉得仍然很难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个即刻生效的妥善的解决之道。唯有如实记录下来,作为大时代里的小人物的保留写照吧。
----------------------------------------------------
5月16日,早晨4:05,闹钟响起,我就起床了,筹备出门策应昨天夜里开始在社保所给孩子“幼升小”排队、等待8:30审查入学质料的娃她爹。
本年9月,我的女儿菲菲该上小学了。作为外来务工人口子女,她在北京上小学需要供给“五证”等一系列质料,审查通过了才华获得入学资格。
第一步:网上收罗数据
北京市从5月8日开始收罗“幼升小”数据。我们5月9日已经在北京市教委网上处事平台上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质料审核入口”完成注册并提交了资料。
网上注册入学信息收罗挂号,是在京就读小学需要颠末的第一道关口。需要提交的资料包孕孩子的身份证、血型、户籍地址地、怙恃的事情单位、北京居住证有效期、实际居住地、购房合同编号、屋子地点等信息。
收罗的信息并不久不多,但是因为说不克不及有误否则“后果自负”,所以填写的时候不免难免小心谨慎以至于有些战战兢兢的。我们何等担忧,万一因为本身一时疏忽,孩子就没法在北京上学了。这意味着近20年来我们在北京生活的所有堆集,都要结束。
越是小心越是堕落。5月11日在筹备原件复印件时,赫然发明提交的信息里,孩子的血型填错了。其实填的是正确的血型,只是户口本上写错了。这种时候,任何一点细节都容易造成慌乱。忐忑地跟同事说起,有的慰藉说“没事,不会审查这么细致”,有的说“还是尽快打电话问到底怎么办”。
这还没完。就在复印完所有资料后,筹备收拾所有的对象装袋备用时,看到一份《房地产评估典质估价呈报》。这个文件跟教委要求的资料不沾边儿,但我也一直放在资料袋里备用。抱着尝尝看的态度最后还是扫了一眼——公然发明了问题。我在网上挂号入学收罗信息时候挂号的购房合同编号,和这个呈报里提及的“存量衡宇买卖合同编号”不一样。这下只好连忙咨询中介和房产典质中心的人,最后确认,我网上挂号的编号是错的,需要挂号的是网签合同编号,而非跟中介签订的三方购房合同的编号。
固然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本身的合法性,但是这样的关口,谁也不敢有一点不确定性啊。任何一点不确定性都意味着无限的心力交瘁的折腾。于是开始四处咨询。还好最后了解到,收罗信息时录入的信息如有错误,在审查通过之前,可以勾销,从头注册账户并从头填写。
信息收罗环节最重要的是,必然要凭据证件上的数据填写。固然可以勾销重填,但很麻烦。
第二步:居委会审查
第二个关口是小区居委会审核质料。
我们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出格好的居委会姨妈,解答问题不厌其烦,而且随处替我们着想。她说:“去年我外孙女上学也是这么麻烦,所以我能理解你们孩子上学的不容易。”很多我们没想到的,她都提前帮我们想好了。我们的户口本上,她爹的婚姻状况没有更新,还是“未婚”状态。姨妈说,在社保所审查的时候,你们记得在现场连忙问问卖力审查的人,这个要不要改,如果需要,你们连忙回老家更新了再回来审。“不是我给你们挑刺啊,就怕你们到时候来不及筹备。万一到时候有人非要抠住这种问题卡你,你一点儿步伐都没有。”
是的。外地人上学,除了受制于制度,很多时候还要经受人性的考验。姨妈说,小区里有个租户孩子要上学,租房合同、租房税等各类必需的质料都办好了,之前也跟房主说好了,入学资格审查的时候房主会共同供给房产证和身份证原件。事来临头,房主说,共同可以,但首先要给房主“供给”5万元人民币。
所有风闻此事的人都很愤慨:怎么能这么不厚道?后来在排队审查质料的时候,我跟一位妈妈聊起来,她暗示这种情况很遍及。在海淀区,每个屋子带有的孩子的入学名额已经明码标价了,10万~15万元一个。她之前也是租房住,曾跟房主筹议此事未果,咬咬牙本身买了个屋子。
──吞武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