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提案故事(一):偶然中有一定的火花
时间:2017-03-1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吞武里教育 点击:次 |

作者近照 摄影:冯刚
2017两会提案背后有故事(一)——关于发展中国与全球联合创新的提案背后的故事:偶然中有必然的火花。
作者,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去年11月5日,我应邀在第3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的中国教育改革论坛上做了一个关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讲演。宽资本创始人、宽路全球联合创新联盟发起人、TEDx Global全球董事关新也在这个论坛发表了题为"全球视野下的创新教育"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出,当前最需要的,是中国与全球联合创新,把本土资源利用起来,把其他国家的新思想、新技术吸引过来,一起创新。关新,中国与全球联合创新,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多月后,以"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为主题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三届年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我专门与关新先生就中国与全球联合创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关新先生告诉我,中国与全球联合创新的核心思路是发掘各国创新智慧及IP,发挥中国在市场规模、人才素质、快速制造、充足资本与政策稳定的"五大优势",利用开放式创新与分享经济的手段,吸引、孵化、投资全球先进理念与科技在中国的联合产业化、规模化与国际化。这个模式是他们在研究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以及分享经济(Share Economy)的基础上,总结了他的团队近30年在中国、美国、以色列科技投资、跨国并购与合作的经验,与美国奇点大学的专家共同提出的。他们根据这个主张设计出了"全联创投资法",成功地投资了近30家来自美国、以色列及欧洲的创新公司,例如奇点大学、Xprize(X大奖)、TEDx、Hyperloop、Dreamscape、Artsys360等。他说,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达2000亿美元,其中投资国外科技超过30%。如果利用全联创投资法,我们不但可以大量的节省外汇,同时也会吸引各国资本利用创新方式投资在中国的联合创新。
在这样的讨论中,不仅让我对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更感佩关新先生的战略眼光,感佩他满腔的家国情怀,而且达成了在今年两会期间为这个问题呼吁倡导的共识。经过近两个多月的准备,关新先生为我准备了一个长达5000余字的文稿。我在文稿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关于发展中国与全球联合创新的政协提案。
每年的提案中,都有这样看似"偶然"得到的提案。其实,这些都是我长期关注的问题。比如关于创新、创业的问题,我在调研后还写过系列文章,遇到机缘,就如干柴被火炬点燃。
附:关于发展中国与全球联合创新的提案
──吞武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