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生就“教育更始成长”答记者问
时间:2017-03-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吞武里教育 点击:次 |

3月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教育更始成长”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本报记者
张学军/摄)
本报北京3月12日讯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3月12日下午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应邀就“教育更始成长”这一主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记者会开始时,陈宝生说,今天是周末,看到这么多记者伴侣来参与教育专题的记者会,很受打动,非常感谢感动。这是我到教育部事情后第一次参与记者会,因此我把今天的记者会看作是一场测验。列位就是出题的老师,也是阅卷的老师、监考的老师,我就是答卷的学生。但愿今天的这场测验是一场本质教育的测验,不是应试教育的测验。下面我愿意回答列位伴侣提出的问题。
“让村子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新华社记者:适才陈部长提到测验和教师的问题,我想替村子教师问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区域经济成长不服衡,以及城乡的二元支解导致村子教师难招难留。此前,国家出台了《村子教师撑持打算(2015—2020年)》。请问陈部长,这个政策实施的效果怎么样?下一步,我们还会出台哪些举措,来解决这些村子教师的后顾之忧?
陈宝生:感谢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为我们的村子教师代言。
我们国家此刻有300万名村子教师,他们是我国根本教育的脊梁,尤其是我们农村孩子生长的园丁。2015年出台了《村子教师撑持打算(2015—2020年)》,这个《打算》是我们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村子教师队伍扶植的打算,意味着村子教师队伍的扶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打算》实施以来,教育部采纳了一系列法子,加强村子教师队伍的扶植。由于历史、经济社会成长不服衡的原因,村子教师短缺这个问题非常严重,集中表示在三个方面,教育部也围绕这三个方面出台政策和法子,加强村子教师队伍扶植。
一是要“下得去”。村子教师短缺突出表示是“下不去”。《打算》颁发以后,深入实施“特岗打算”,这是专门针对村子教师队伍扶植的,在全国范畴内招收结业生到村子事情。这在必然水平上缓解了村子教师短缺的问题。连片特困贫困地区和265个连片特困贫困地区之外的省贫县都纳入了这个范畴。
二是“留得住”。下去了留不住,干一段时间就走了,“特岗打算”也有这个问题。解决留不住这个问题,主要有三招。第一招是中央财政投入了52.53亿元资金,有8.1万所学校的近130万名村子教师受益。主要是提高补贴,让他们在村子从事教育劳动得到相应的赔偿,梗概上人均每月300元摆布,一些省财政拿出资金投入,标准对照高,最高的每月1500元。这是解决经济范畴的。第二招是在全国建了40万套周转房,为村子教师、特岗教师建周转房,让他们住在条件对照好的处所,能够定心在那里事情。第三招是提高他们的荣誉。我们向106万名在村子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公布了荣誉证书,这在共和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么大规模地公布荣誉证书,就是想通过这样的精神奖励,营造教师在村子从教光荣的稠密气氛,让他们有职业的荣誉感。这是解决“留不住”的问题。
三是“教得好”。解决“教欠好”的问题,主要是质量问题。我们采纳一些法子鼓舞鼓励程度对照高的校长、教师向村子流动,有经济法子也有保障条件的法子,鼓舞鼓励他们流动。还有一个法子是培训,培训的关键是学校得有一个好校长。这两年,教育部培训校长380万人次,不停给他们培训,让他们提高打点和教学程度。好的校长带着一帮教师,村子教学程度才会逐步提高。下一步,我们要继续贯彻落实好村子教师撑持打算,同时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尽可能向村小和教学点倾斜,统一城乡教师体例标准。此外,要下工夫解决好“长不高”的问题。所谓“长不高”的问题,就是要从制度上解决村子教师评职称等职业成长问题。做好制度布置,颠末一段时间,村子教师短缺的问题就会得到较大缓解。感谢。
“通过思政教育给学生筑起‘承重墙’”
人民日报记者: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事情的短板在于缺乏针对性和亲和力,难以满足学生生长的需要和社会的等候。请问陈部长,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事情会议召开之后,教育下属一步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事情方面,事情重点将是什么?
──吞武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