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颁布《招生预警通告》 警惕这9种招生诈骗伎俩
时间:2018-07-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吞武里教育 点击:次 |
目前,各地高考志愿填报渐入尾声,各校招录事情正紧锣密鼓进行。这个时间段是涉高考招生类诈骗的高发期。日前,市教育局颁布了《招生预警通告》:提醒泛博考生和家长,只有高考成效到达登科批次和相应高校的分数要求,才有机会被高校登科,切勿存侥幸心理、勿信不实传言,明辨诈骗伎俩,制止上当被骗。 据了解,从近年来查处的招生诈骗范例案件看,非法分子在诈骗过程中操作了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及上当被骗后碍于面子不愿声张举报的心理,以花钱进名校、内部有指标、低分高录等花式骗法实现“交钱就能实现低分高录”的诈骗目的。市教育局明文列举了非法分子所采纳的9种主要诈骗伎俩。 伎俩1:冒充高校人员行骗 骗子自称某高校招生人员,携带有某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见了考生和家长,滔滔不绝地吹捧,诱骗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取得家长信任之后,又强调登科的难度,并体现本身可以资助。为了孩子的出息,家长慷慨脱手,功效上当被骗。 警示:教育部明确规定,严禁高校委托招生中介或小我私家介入招生登科事情。通常以小我私家名义管理登科手续,预发登科通知书的,都是犯警和无效的。 伎俩2:声称“低分高录”哄骗 骗子自称招生院校或教育行政主管机构某带领的伴侣、亲戚,并声称本身有步伐将未达本一批次线的考生登科到重点院校,将成效在专科分数段的考生登科到本科院校,从而骗取大量财帛。 警示:高考登科中,除了国家和我省规定的赐顾帮衬政策,没有任何人享有特权。同时,省教育测验院在招生登科中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坚决兑现“绝不降低标准登科一名考生,绝不违反规定登科一名考生”的答理。 伎俩3:谎称“机动名额”或“特批指标”诱骗 骗子谎称手中预留某些高校“机动名额”“特批指标”,要家长先付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登科通知书得手后再交。骗子把高校通过增投“机动打算”或征集志愿等正常登科的考生说成是本身的功勋,诱骗考生家长,到达敛财目的。 警示:高校招生打算均已纳入国家招生打算统一打点,不存在打算外招生。同时,高校招朝气动指标的使用有严格的使用原则、措施和范畴,小我私家均不成能随意使用。 伎俩4:以“自主招生”、“单招”为幌子行骗 骗子存心误导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由学校“自由招生”,不需要通过省级招办登科,分数也由学校说了算,只要交钱即可搞定。 警示:全国经批准的高校实施自主招生有明确的政策规定、选拔东西、保举条件、选拔措施、登科原则。自主招生的考生不只要到达教育部和招生学校规定的高考成效,还要通过层层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考生报考单独招生的高职院校,也必需按政策规定参与相应测验或学校组织的单独测验,测验成效必需到达相应的要求,并进行公示。高校“自主招生”或“单招”除了收取规定的报名测验费,并不会收取所谓的登科费。 伎俩5:凭借“定向招生”诈骗 骗子操作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捧本身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打算,保证登科,果然叫价,收取所谓“定向费”,以诈取家长财帛。 警示:“定向招生”主要指国家为了培养一些艰苦地区、艰苦行业的扶植人才。我省规定,报考定向就业招生学校且愿定向的考生,应填报该校定向专业志愿或选择该校的“定向调配”栏,无“定向志愿”是不成能登科为“定向生”的。同时,“定向生”不会缴纳所谓的“定向费”。 伎俩6:操作登科信息欺骗 骗子钻家长和考生不了解登科流程的“空子”,操作家长和考生供给的报名号、准考证号或身份证号,冒充考生家长,盘问到考生的投档轨迹,把本属于正常流程投档和登科的考生状态,说成是通过本身花钱疏通关系的功效,以此向考生家长“邀功”,并借机索取财帛。 警示:考生不要等闲将本身的考生号、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等信息泄露给别人。在登科过程中,所有考生都可通过省教育测验院发布的盘问渠道盘问本身的登科状态。 伎俩7:操作“野鸡大学”鱼目混珠为维护泛博考生和家长的权益,教育部发布了不具招生资格、无办学资质、涉嫌犯警招生和网络诈骗的“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这些虚假大学即俗称的“野鸡大学”屡禁不止,让不少考生和家长上当被骗,极大滋扰了正常的高档教育秩序。
──吞武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