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陪读助“星星的孩子”寻梦想
时间:2018-06-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吞武里教育 点击:次 |
【解说】自闭症,一种“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置之不理,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的病症。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他们叫作“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 在成都,有着这样一位“星星的孩子”,他叫包涵,2岁摆布被确诊为自闭症患者。2012年凭借手风琴、钢琴特长考入四川音乐学院从属中等艺术学校(简称川音附中),2018年包涵又参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单招测验,并收到了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预登科确认函。 6月20日,办理真实大专毕业证,记者在川音附中艺术厅的舞台上见到了怀抱手风琴的包涵,“00后”的他本年还未满18岁,他在舞台上熟练地弹起《草原村歌》,他的妈妈庞芝华在一旁为他伴舞。眼前的画面,又有谁会把他和自闭症联系在一起?舞台上的包涵已将本身融入到了音乐之中。 据了解,为了让儿子的人生有一个更好的起步,曾是中学教师的庞芝华决定告退陪伴儿子上学,包涵不懂就庞芝华先学,学习完了又不厌其烦一遍一遍教到包涵会为止,后来庞芝华的努力支付有了回报,包涵的成效在学校里名列前茅,乐器也熟练掌握,包涵不到11岁钢琴就考过了十级,学习手风琴不到两年就过了八级,音成功为了包涵生活的重点之一。 【同期】(川音附中副校长陈平)我感受这个孩子就他在学习方面特另外执着,特另外当真。而且思维出格像(好),我是因为教地舆的有些理科的思维,他还很有他本身的特长,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全面性这些都还挺不错其实。 【解说】据悉,对付听障、视障、肢障学生,中国一直都有单招单考的学校和专业。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自2017年开始面向精神残疾(高成果自闭症)类考生在相关专业进行融合教育招生。这是中国内地初度有高校单独招收此类考生,为“星星的孩子”进入更高条理学校就读供给了渠道。包涵先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进行了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测验,随后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试读,最终获得了入学资格,9月包涵就将进入大学课堂和普通学生一起上课。 【同期】(川音附中2018级1班班主任吴奎)我但愿他在大学傍边能像一个跟正常孩子一样相同交流,然后再把本身大学的一些学业尽最大的努力能做到最好。 【解说】包涵之所以变得这么优秀其实离不开他的母亲庞芝华。正因为有母亲一直以来的支付,才有了包涵的今天。在采访中,庞芝华拿出一袋子包涵获得的奖状向记者介绍着,脸上充塞了骄傲。庞芝华报告记者,她最大的梦想就是但愿包涵能实现本身的梦想,能够学会赐顾帮衬本身,这样就够了。 【同期】(包涵母亲庞芝华)我本身的孩子我最清楚了,我不克不及能够一刀切,仿佛很野蛮的这种(放他本身生活),(他)到了个春秋了,但他终究还是有问题的孩子,我只能循序渐进,慢慢地(培养他本身生活)。我必定要给他缔造条件,有人说你走了那天(他还是没人赐顾帮衬了),但是我在的一天,我就给他缔造条件,我就要把他教好,当我走那天能够教到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就是这个样子。 【解说】看到记者,包涵显得很兴奋,还专程为大家用钢琴弹奏了一曲《梁祝》,妈妈看着儿子眼中充塞了爱。包涵报告记者,以前他的梦想是考大学,如今考上了,他的梦想就酿成了要制作出无人驾驶的拖拉机。他孤高地说,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同期】(自闭症孩子包涵)音乐让我找到自信与梦想,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何浠 魏尧成都报道

──吞武里教育
|